瀋陽故宮
位於沈河區瀋陽路,是中國現存下來的兩座帝王宮殿建築群之一,具有較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始建於後金天命十
年(1625年),建成於清崇德 元年(1636年),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極營造和使用過的宮殿.清世祖福臨也曾在這裡即皇
位,改之“順治”,並於當年入關,統治全中國。
故宮佔地面積6萬多平方米,全部建築計300多間,共組成20多個院落.按其佈局,可分為東路、中路和西路三大部分。以中路為主體,東西路為兩翼。東路建於清太祖努爾哈赤時期,主要建築是大政殿和十王亭。大政殿前
,八字形東西排列著10座方亭,稱“十王亭”.自北而南,東部依次為:左翼王亭、正黃旗亭、正紅旗亭、銀藍旗亭、銀白旗亭;西部依次為:右翼王亭、銀黃旗亭、銀紅旗亭、正藍旗亭、正白旗亭。
這種出自八旗建築佈局是瀋陽故宮獨具的特色,是清入關前,以八旗制度為核心的軍政制度在宮殿建築上的反映,是少數民族中帳殿制的定型化,充分體現了漢、滿、蒙各民族建築特點的融合。中路建築的主體部分位於瀋陽城區的中心部位上,建於清太宗皇太極時期。南端始自大清門,依次向北為崇政殿、鳳凰樓、清寧宮等。諸多建築排列在一條中軸線上,兩側還有許多對稱式的建築。西路建築為清人入關後續建
,建成於乾隆四十年(1783年),主要有:戲臺、嘉蔭堂、仰熙齋和文溯閣等。
昭陵
位於瀋陽北部,俗稱北陵,是清太宗皇太極和孝端文皇后博爾濟特氏的陵寢。建成於順治八年(1651年),至今已有340餘年曆史。
昭陵在“關外三陵”中規模最大、佔地最多。其面積為450萬平方米。
從佈局上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從下馬碑到正紅門.其間主要建築有華表、石獅子、石橋、石牌坊等。第二部分從正紅門到方城。其間的主要建築有華表兩對、石獸六對。石獸群北中軸線上有碑樓。第三部分是方城、月牙城、寶頂等。主要建築有隆恩殿、隆恩門、明樓。
福陵
位於瀋陽東郊的丘陵上,俗稱東陵基
,前臨運河,後倚天柱山,是清太祖努爾哈亦和孝慈皇后葉赫納喇氏的陵墓.
福陵基本建成於清順治八年(1651年),康熙、乾隆時期又有部分增建。佔地194800平方米,地勢自南向北逐漸增高。南面正中有正紅門,門東西兩側╴上鑲嵌有蟠龍五彩琉璃壁。門前有華表、石獅、石坊、下馬碑等到。進入正紅門內,一條參道垂直北上。參道兩側,排列著一組石像。其中有石獅、石馬、石駱駝、石虎等。據說石馬是倣當年努爾哈赤乘坐的蒙古馬形象雕成。
過橋是108磴石階,寓天罡36星和地煞72星數之和,表示天地宇宙,象徵帝王對社稷的主宰。過108磴,是碑樓,碑樓後面的城堡式建築為方城,是陵園的主體建築部分。
方城北面是寶城,也稱月牙城,正中突起的土堆即是寶頂,其下的地宮埋藏著努爾哈赤和葉赫納喇氏的棺木及骨灰。
太清宮
建於1663年(清康熙二年),至1665年(清康熙四年)建成,原名“三教堂”。1779年(清乾隆四十四年)重修,改稱“太清宮”。
歷史上是東北道教活動中心,第一叢林(道家語)。太清宮佔地面積5246平
方 米,建築面積2794平方米,現已恢復、開放1900平方
米,包括:老君殿(老子)、三宮殿、呂祖殿(呂洞賓)、玉皇殿、邱祖殿(邱處機)、郭祖殿(郭守真、太清宮開山祖師)等。
過整個建築古色古香,壯觀肅穆。
太清宮道教活動較多,育經祝壽,卜卦,舉行祭祀或舉辦道貌岸然場等.吸引了不少中外遊客。
新樂遺址
佔地174000平方米,位於瀋陽市皇姑區北陵公園西側。七十年代初
,考古工作者在這裡採集到了大量的新石器時代遺物,其中最為罕見的是一些煤精製品,有喇叭型的山碗、圓球、耳環等。
這些煤精製品的發現,顯示了遼寧及瀋陽地區的獨特之處,而且把煤精雕刻藝術的歷史提前7000多年。還有一件木雕藝術品尤為珍貴。其樣子似鵬鳥,為古代民族的一種圖騰,刀法精湛,為研究中國藝術發展史提供了一份珍貴資料。這在中國考古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
張氏帥府
是清末民初東北軍閥張作霖府第,位於瀋陽市沈河區瀋陽路帥府巷,面積16163平方米
,四周築有三米多高的青磚厚╴,內部分為東、西兩院。
東院興建於1912年——即張作霖被袁世凱任命為第二十七師中將師長後。最初只蓋了一棟頗顯中國民族特色的三進四合院落,共有房舍74間,呈“目”字形。花園北面建造了一幢古羅馬式的青磚洋樓,作為他的“公署”。其中,一樓是會客場所,用作接待中外要員,商定軍機大事之處;二、三樓是辦公和居住的地方。
這棟大青樓是當時瀋陽市的最高建築,也就是人們後來俗稱的"少帥府"。張氏帥府現辟為張學良舊居陳列館。大青樓一樓正中是個會客廳,因有兩隻老虎標本陳列其中,故稱“老虎廳”。
輝山風景區
位於瀋陽東北20公里處,是瀋陽市較為著名的以自然風光為主的遊覽區,佔地面積116平方公里.輝山屬長白山山脈的支脈向南延伸的部分。
秀湖是輝山風景區的明珠,湖面5平方公里,四面環山。山於湖面呈“秀”字形,且山清水秀,因此為名。湖畔的輝山和棋盤山,是風景
區中的“二山”。
輝山位於秀湖南岸,是風景區內的群山之首。主峰海拔265米,山內林木挺拔,綿延20多公里。山頂岩石裸露,怪石磷
峋。每當冬日雪霽天明之際,雪壓青松,恰似白玉嵌翠,蔚為壯觀。從遠處望去一片皆白,一座座雪白的峰頂映襯在蔚藍色的天幕下,景色猶為迷人。“輝山映雪”曾被譽為“瀋陽八景”之一。
棋盤山在秀湖之西。隔水與輝山相望,是風景區內的第二座高山,山勢險峻、松林蒼翠、風光琦麗。
瀋陽“怪坡”和“響山”
神奇的怪坡,位於瀋陽市新城子區清水臺鎮境內的帽山西麓,西距國道102線1.32公里,南距瀋陽30公里。怪坡發現於1989年4月,坡長70餘米,寬約15米,呈西高東低走勢。各種車輛到此下坡不走,上坡滑行。
距怪坡東南100米,還有一奇觀——“響山”,只要用腳一跺,下面就發出“空空”的響聲。順坡行至山頂,倘若用錘砸地,其響聲更大,如萬馬奔騰,鼓震雷鳴,故人稱“嗡頂”。怪坡背依群山,猶如眾星捧月。雲帽山、臥龍山、龜背山、大孤山各具神色,故稱景區“五嶽”。
怪坡南為人工湖——帽山水庫,水域廣闊;北為天然形成的月牙湖,湖水清澈;東為四季不幹的“霞妹泉”。在怪坡西北不遠的地方還有一奇碑,據說是清朝乾隆皇帝為戶部尚書所賜立的,基座七眼玲瓏。當地流傳著許多充滿神秘色彩的傳說。
在怪坡東北的山坳╴,有一現代化遊藝射擊場。怪坡以東的松林槐谷,是絕好的森林浴場。怪坡遊覽區將以自然景觀為基調,高科技為先導,建成具有國際水平、國內一流的,集遊樂觀賞、探險獵奇、科普教育、休憩度假和商品集散為一身的大型綜合性遊樂中心。
遼寧省博物館
位於和平區十緯路,始建於1931年,1987年建新樓,以"中國歷史陳列"為基本內容
,也經常舉辦各類專題、專業展覽。
博物館館藏文物相當豐富,包括書畫、絲繡、銅器、陶瓷、考古資料、古地圖、貨幣.碑志等18大類,珍品頗多。館內的中國歷史陳列,主要以考古發掘出土品和傳世工藝美術品組成.。這些文物和輔助資料,使人們在了解中國歷史概貌的同時
,也可看出遼寧地方歷史的若干特點。
瀋陽古隕石旅遊區
位於瀋陽市東陵區李相鄉化石臺村,1991年1月被批准為國家級森林公園。規劃面積和控制面積均為3萬畝,已開發面積2000畝,植被面積9000畝,森林覆蓋率70%左右,海拔300米。
距瀋陽市26公里,離桃仙國際機場和沈本高速公路4公里。1996年被世界地質大會確認為19億年前的“天外來客”,長160米,寬50米,高42米,總重量約200萬噸的古隕石
,是世界上首次發現的外星來客。在隕石南側有巨大的隕落坑,散落在其周圍有體積不等的小隕石。
旅遊區以天外來客為主體,融科學性、知識性、娛樂性為一體,建成供國內外專家學者和遊客進行地質天文教學、開展科普活動的基地。現有山門和展覽館各一座。擬通過招商建設隕落館、天像廳、隕石博覽館、觀星臺、角礫岩展覽館等。
棋盤山國際風景旅遊開發區
棋盤山國際風景旅遊開發區位於瀋陽東北部的棋盤山國際風景旅遊開發區宛如一顆瑰麗璀璨的明珠,鑲嵌在中國東北遼河沃土之上。
棋盤山國際風景旅遊開發區是瀋陽最大的自然風景區,是以自然山水林木為主體,集森林生態旅遊、冰雪旅遊、風光旅遊、度假旅遊、名勝古跡旅遊;融棋牌競技、科普知識、商貿購物、文體娛樂為一體的旅遊勝地。它東鄰東順,北接鐵嶺,西、南為瀋陽市城區。風景區交通十分便利,現在東陵至棋盤山專用快速旅遊公路、沈鐵、毛望、沈撫等公路直達景區,這些公路與瀋陽外環高速公路、沈大高速公高、桃仙機場公路連接,構成了便利的公路網絡,並已開通兩條從市中心到風景區的公共交通線路。
棋盤山是長白山餘脈,起伏的山巒綿延千里,與東北的名山大川緊緊相連。來到景區,首先映入您眼簾的鐵拐李和呂洞賓對弈正酣的造像,棋盤山由此得名,也向世人昭示了棋盤山“棋牌”文化的豐厚底蘊。
進入景區,“四山一水”構成這裡的自然風光的主要場景,棋盤山、輝山、石人山各顯風騷,形成透迤起伏的林海松濤、層巒疊翠,由四面捧起一泓碧水,成眾星捧月之勢。登山可眺湖
,遊湖亦看山,青山、綠水、藍天、白雲環湖周,兩岸奇峰異石,壁陡山高,湖尾十里長狹深進巍巍大山深處。湖畔、山上處處綠樹鮮花,亭臺樓閣姿態萬千。
景區內萬千景致融峰、林、閣、泉、湖於一身,集秀、幽、野、險為一體,可謂“五步一個景,十步一重天”,“人在山中游,宛如圖中畫”,被中外遊人譽為“擴大的盆地,縮小的仙境”,真正的“世外桃源”,“中國山水畫的原本”。
大洋山是風景區內次高於輝山、棋盤山的第三高峰,海拔245.8米,站在湖岸遙望遠處的大洋山被油松、落葉松、刺槐覆蓋成林。谷幽山深,樹高林密,濃蔭蔽日,一派原始森林景象。這裡動植物豐富多彩,奇花異草爛漫山野,山珍野果十分豐富,山雞野兔四處飛竄,各種鳥類常鳴林間。園內還設有登山運動區、森林景觀遊覽娛樂區、洋山民俗村服務區等,是融娛樂、休閒的好去處。
向陽古剎始建於明代,此廟佔地數百畝,有上下兩層殿,上層殿供奉觀世音菩薩、十八羅漢等全身塑像,╴壁上繪有彩色壁畫,下層殿供奉四大天王。殿的南側有磚塔一座,佛堂一座,門前懸挂匾額,上刻“雙峰翠永”四個大字,向陽寺香客常年不斷。
每年的瀋陽國際雪雕比賽和冰雪節,都吸引了大量海外遊客。來自世界各地的冰雕藝術家,在這裡找到靈感,展示自己的高超技藝;而遊人在冰雪中沐浴,更有一番聖潔的感受。雪摩托、冰上飛機、冰上坦克、滑冰、冰球等讓您體會海外風情,各式爬犁、冰車、冰尖、煙花等讓您親自體驗關東民俗;蒙古包、烤肉等風味小吃、賽馬、狩獵等讓您充分感受濃郁的草原民俗風情。輝山因山高氣寒,冬日積雪皚皚耀目,數十里處就可以看到輝山頂部建起了“晴雪樓”、“險亭”以及索道和滑道。乘索道上山,僅用10分鐘左右,可謂怡然自得;下山也是一樣,遊人下山可能選擇既刺激又有趣的滑道下山。從山上到山下僅用3—5分鐘。可謂驚險刺激。
攬山水之勝、林壑之美的棋盤山風景區,更因與出類拔萃的歷史人物的親緣而生色,這裡有許多歷史遺跡、典故和傳說。點將臺屹立於十里沃野之中,顯示著當年努爾哈赤的雄風。近年來,考古學家在景區內發現了高句麗山城在秀湖上遊的北岸,原石臺子村附近的石砬子山上。西南天門、仙人洞、隱龍洞、媽媽石等人文景觀又將棋盤山的歷史上追溯到了明代,更啟人遐想,撩人情思。
近幾年,棋盤山風景區得到了大規模的開發建設,遊樂項目與日俱增,成為人們旅遊的主要目的地。東北最大、動物種類最全的森林野生動物園和鳥林就坐落於風光秀麗風景區內。
體育休閒廣場,有風迷於歐美及熱帶、亞熱帶國家的高山滑草,讓您在夏天同樣能感受到滑雪般的暢快和刺激。一學就會,參與性強的趣野卡丁車將帶您在崎曲的山脈間體會顛簸、越野、刺激的感覺。此外,還有高空走險、水上降落傘、探險洞、泊梁山、音樂廣場、碰碰車、天保浴場、望湖閣等多種多樣的娛樂項目,讓遊人隨心所欲盡情享樂。
如今,仙人對弈的古老傳說變成為現實,棋盤山成為遐爾聞名的國際棋城,總投資3.5億元人民幣,佔地面積55.5萬平方米,整個棋盤山城共分棋牌競技、綜合娛樂、觀光旅遊、國際一流的主題園林精品。
在廣大旅遊者得到驚險、刺激、參與、娛樂、回歸自然、心滿意足的同時,您還會享受到賓至如歸和全方位的旅遊服務。景區內一大批新型高中檔賓館、別墅和度假村等服務一流的賓館飯店,讓您真正有上帝的感覺。坐落在綠樹叢中別具特色的木屋村、蒙古包、“攬秀亭”、“觀棋閣”、“玲瓏亭”、“楓晚樓”等獨特風格吸引著八方遊人。
目前,以棋盤山風景區為中心,連同盛京國際高爾夫俱樂部、植物園、怪坡風景區、國家森林公園等文化古跡和旅遊景區形成了獨具魅力的瀋陽東部旅遊線,一條新的黃金旅遊線已在這裡誕生。
千山概覽
素有“東北明珠”之稱的千山,位於遼寧省鞍山市東南17公里,古稱千華山、千頂山、千朵蓮花山,是中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千山歷史悠久,早在隋唐時,山上即有寺廟建築,遼金時有所增建,繁榮時期曾有7寺、9宮、12觀和10庵等建築。千山範圍很大,它是長白山的一條支脈,全山共有999座山峰,近千數,千山之名的由來就在於此。千山現劃分4個遊覽區
,12個景區,共有名勝古跡點約200多處。
千山南臨渤海,北接長白,千峰拔地,萬笏朝天,以峰秀.石俏、谷幽、廟古、佛高、松奇、花盛而著
稱。具有景點密集、步移景異、玲瓏剔透的特色。古往今來,一直是吸引遊客的人間勝地.她雖無五嶽之雄偉,卻有千峰之壯美,是一幅以獨特的群體英姿組合而成的天然畫卷。一年四季,景色紛呈,春天梨花遍谷,絢麗滿壑,夏天重巒疊翠,鬱鬱蔥蔥,秋天漫山紅葉,落霞飛紅,冬天銀裝素裹,白浪拍空。千座山峰,峰峰奇特,處處景美.來此一遊,定能使你的心情如千朵蓮花峰一樣怒放。
玉佛苑
玉佛苑座落在中國遼寧省鞍山市城區內,是去往千山的途中景點,佔地面積2.2萬平方米。玉佛苑宮殿主體建築高33米,寬66米,縱深58米,紅╴碧瓦,氣勢恢宏,創造了園林和古今建築史上一大奇觀。
殿內有260多噸的“玉石王”雕刻的玉佛,玉佛正面為高5.2米的釋迦牟尼佛,背面為渡海觀音,堪稱世界玉佛之最.這座宏偉的建築群經過2年零6個月的建設,於1996年9月3日正式對外開放。
玉石王是在公元1960年,中國“玉鄉”遼寧省岫岩縣發
現的。高7.95米,寬6.88米,厚4.1米,重260.76噸。整塊玉石集赤、橙、黃、綠、青、藍、紫為一體,色彩斑斕,潤澤明麗,屬於特種玉料,堪稱稀世珍寶.當時,周恩來總理曾明確指示,一定要妥善保護好玉石王。
1992年11月,鞍山市政府決定動用現代化裝備,經過8個日日夜夜,跋山涉水、曆盡艱辛,終於將玉石運抵鞍山市內。又經過18個月的精雕細刻,將當今世界最大的玉石雕刻成世界第一玉佛
,充分體現了玉文化、佛教文化的精華,令海內外遊人稱奇叫絕。
香岩寺
香岩寺位於千山南部,是千山的早期建築,相傳建於唐代,最遲不晚於金、元。香岩寺結構精巧,雕刻細膩、裝飾華美,它的建築藝術令人驚嘆。這裡的建築均為單檐硬山式,脊上有彩色浮雕,斜脊有跑獸,檐下有五鋪作的柱頭、轉角鬥拱,枋下有盤龍、犀牛透雕。
香岩寺的名勝古跡很多。寺內天王殿和大雄寶殿之間有一株樹齡為三、四百年的古松,皮似龍鱗,枝幹盤曲,人稱“蟠龍松”。寺前有元代高僧雪庵的墓塔,與雪庵有關的古跡還有老祖洞和煉魔石.寺東山上的“雙峰塔”建於金代,雕有飛天等圖案,建築美觀大方。
寺西北有一山形似臥虎,名為“臥虎峰”,寺東山上有一塊20多米高的巨石,叫“鸚鵡石”.寺前還有一座四個山頭的山峰,中間高,兩邊低,形似筆架,故名“筆架山”。峰下的山坡五彩繽紛,如錦似緞,人稱"繡坡"。
龍泉寺
龍泉寺坐落在距離祖越寺大約三里的一個群山環抱的山谷╴,是千山"五大禪林"中最大的一座佛寺,素以風景秀麗。殿宇壯觀而聞名遐爾。
龍泉寺相傳建於唐代,現存建築多 經清代重 修,有:大雄寶殿、天王殿、韋馱殿、毗盧殿、龍王廟.藏經閣及禪房等.龍泉寺依山隨谷,佈局嚴謹,工藝精巧,是千山眾多廟宇中保存較好的一組建築。
龍泉寺周圍的景點很多,主要有:松門塔影、講臺松風、瓶峰晨翠、螺風夜月、吐符應生、龜石朝日、象山晴雪、獅吼鐘聲、石門彌勒、龍泉演梵、悟公塔院、西閣客燈、鼓樓反照.萬松主照.
中會寺
中會寺係千山“五大禪林”之一。沿千山正門東南方向的柏油路前行五里左右,轉西南方向進入一條山溝,不久就會看到東山峰上白色的瓶狀磚塔,這便是中會寺十二景中的“凈瓶峰”。
再前行一里便可到達中會寺。中會寺的歷史悠久,根據重修記載,該寺在唐代就已經存在,幾經水火,多次重修,現在的建築大多具有明代的風格.中會寺分上下兩殿,前殿臨澗,後殿依山
,佈局巧妙。主要建築除前殿、後殿外,還有天地樓、韋馱樓、鐘鼓樓、禪堂等。殿內有精美的雕塑和彩繪。
中會寺的景點除凈瓶峰外,還有滴水蜃樓、西湖井、寶泉玲瓏洞、寶珠天井、犀牛望月、石堆鐵羅漢、觀音倒背、海螺峰等,被統稱這中會十二景。
西海景區
位於著名的千山第二高峰——五佛頂腳下。龍泉寺亦座落於此。有西海空中索道可將您淩空送至普安觀。沿途風光絢麗,奇松錯落,怪石嶙峋,西海水庫碧波粼粼。特別是春夏秋季節,綠樹成蔭,百花爭傃,香飄雲外,步入其中您會體會到登山淩絕頂以曉天下的快樂。
龍泉寺為千山五大禪林之冠,座落在北溝中部叢林之中,因傳“龍涎吐水”而得名。龍泉寺主要有大雄寶殿、法王殿、韋陀殿、藏經閣等,其中以大雄寶殿最為雄偉、壯觀。整個建築呈明代風格,寺╴存有明清的8塊石碑,崖上有“大千世界”等石刻。周圍林木茂盛,景色清幽,加上潺潺的溪水,使遊人耳目一新。出龍泉寺向西而行,經普安觀,過梯子峰、救命松等則可達五佛頂。因山頂立五尊半石佛像,故而得名。五佛頂是開展登山活動的理想場地,頂端有50多平方米的平地,居頂臨巔,山間清風拂面而來,舉目遠眺莽莽山巒,千朵群峰竟相爭奇,千山美景盡在腳下,滿眼都是綠色的樹木、綠色的山巒、綠色的生命、綠色的世界。
立於山巔的唐代古城是唐太宗李世民與大將薛仁貴駐驊的兵營遺址。雄偉的古道關為清帝康熙和嘉慶遊歷千山必經之路。古老的龍泉寺由唐王李世民賜民,名貫三江遼東才子清太史王爾烈曾在此讀書。
西海景區是千山遊覽與尋訪古跡的最佳勝地.鳥語花香,景優境幽,千山風景區投資千萬元在西海景區興建了亞洲最大的"鳥語世界”,它集各地的走禽、水禽、鳴禽、猛禽、飛禽等七大類100多個品種。置身於鳥的世界中,回歸於自然之內
,可以說為您打開了與鳥類——人類朋友的隔絕.鳥類以優美的舞姿,絢麗多彩的羽毛,婉轉動聽的歌喉,為大自然增添了勃勃生機和詩情畫意,給人類生活帶來無窮樂趣。
大佛景區
聞名中外的千山彌勒大佛被譽為自然遺產,世界奇觀。大佛位於千山著名古
廟“南泉庵”對面的山峰上,佛身高70米,肩寬46米,頭高9.9米,頭寬11.8米,耳長4.8米,五
官清晰、四肢俱全。
大佛坐東面西,胸前還隱約挂有佛珠,身上有天然山洞形成的佛臍,為中國三大巨佛之一.每年的6月6日,為“千山大佛節”,屆時將舉行隆重的佛事活動。
中南部景區
中南部景區以幽靜而著名,景點繁多,古跡悠久。隋唐以來佛教在此建香岩寺、中會寺、大安寺三處禪林,到明清時期,道教建觀六處。著名的東北第一大銅佛就端座於中會寺的千葉蓮臺之上。
千山最高峰仙人臺座落於此景區內。當地民謠曰:“仙人臺,仙人臺,不是仙人不上來,不登仙人臺,千山算白來。”仙人臺上有八仙石像和石制棋盤等。相傳有仙人乘鶴飛來,在臺上對弈,以此得名。“仙人臺”三字乃清代涂景濤所題,遊人至此,憑吊古今,抒發情懷,是一大趣事。
仙人台西側的香岩寺,每當春夏之交,寺之陽坡,山花爛漫,香氣襲人,故名香岩寺.這時還有雪庵塔、老祖洞、煉魔石等古跡。中南部景區送給您的是山野的清純,古剎的幽靜和宮觀的典雅,是您覽勝尋悠、回歸自然的最佳去處。
禦覽山景區
位於千山北部,怪石嶙峋,雲霧繚繞。唐太宗李世民,清聖祖康熙
,清高宗乾隆等帝王曾遊覽過此山,故稱之為禦覽山。
禦覽山以自然景觀為主,秀中出奇,奇中露險,險中含幽,景色優美,著名的景觀景點有佛手峰、鸚鵡石、望天蛙、握拳石、鹿角松等60多處。
步入禦覽山景區,穿行於依山順勢,高低崎嶇的石階路上,美景佳境盡收眼底,令您留連忘返.無量觀是千山廟宇中最大的一個,建築之精美居千山之首,它是開山道士劉太琳於康熙六年建造
,共19幢建築,49間廟宇,著名的有觀間殿、老君廟、大仙堂等,觀右有西閣、三宮殿、老玉皇閣、振興崗,向西有木魚石、羅漢洞,洞中有十八羅漢真武帝像,東北有觀音閣、八步緊、“三十三洞天”等名勝。
大連市
金石灘
位於金馬新區東南部的黃海之濱,距大連市中心58公里,陸地面積62平方公里,海域面積58平方公里,海岸線總長29.8公里。
金石灘集海、灘、礁、島風光為一體,尤以地質景觀奇特著稱,
被譽為地質博物館。絢麗的沉積岩層,奇妙的海蝕地貌,罕見的龜裂
奇石,一流的陽光海灘,眾多的垂釣島礁,構成了金石灘風景名勝的基本特徵。
1992年,金石灘國家旅遊度假區在此興建.這裡陸續興建了世界一流的高爾夫球場、國際遊艇俱樂部、獵場、垂釣俱樂部及度假酒店別墅等設施。
冰峪
位於莊河市城北40公里的仙人洞鎮附近,面積47平方公里。由於幾億年間的地殼運動,使冰峪溝形成了中國北方罕見的自然景觀。這時山清水秀,峰回溪轉,僅兀立的奇峰就有40餘座,大小洞穴20餘處,有“北國桂林”之譽。
近幾年,冰峪開始興建旅遊度假區,新建了度假別墅和中心酒店,開闢了登山、漂流、垂釣、採集山珍野果等旅遊項目。每年1至2月,冰峪舉辦“冰燈會”和各種冰上娛樂活動。
蛇島
在旅順口區西北部的渤海中,距陸地最近處7海╴.島長約1500米
,寬約800米,總面積約1.2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19.6米,四面多懸崖峭壁,唯東南角有一片卵石灘。島上植物繁盛,達200餘種。在林叢、石穴、山梁、陰谷等處,活動著1.3萬條左右的蝮蛇,學名黑眉蝮蛇。春秋兩季
,是蝮蛇的採食季節,大量遷徒鳥類成為蛇類捕殺的獵物。蛇島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老鐵山
位於遼東半島最南端,旅順口區西南部,與山東廟島群島隔海相望。景區面積172.8公頃,以老鐵山為主體,附近還有新石器時代郭家村遺址、漢代牧羊城遺址等。主峰大崖頂,海拔465.6米
,佔地40平方公里。臨海一側,峭壁聳立,山勢陡險。山上遍佈灌木叢及喬木林,是候鳥過境的理想停站。登臨老鐵山的百年燈塔,可觀看黃海與渤海交界處的勝景。
白雲山莊
是大連最大的自然風景公園。在傅家莊公園以北,佔地7.5平方公里.景區內30多座高低不同的山峰,縱橫交錯,層巒疊翠,充滿野趣。白雲山莊的主峰在西山
,又叫大西山,海拔260米,山勢陡峻,滿山松柏,青翠欲滴。山頂白雲繚繞,築有觀海臺。臨臺眺望,市區風光與黃海景色,盡收眼底。臨海有金沙灘、銀沙灘兩處浴場。
旅順監獄
位於旅順口區元寶坊向陽街139號,旅順大獄原由沙俄建於1902年
,日俄戰爭期間曾臨時,改作俄軍騎兵營地和戰地醫院,1907年開始由日本人使用並擴建,在高╴圍成的2.6萬平方米的面積上,設置了檢身室、刑訊室、絞刑室等,牢房由原來的85間增加到253間。後又增設15座監獄工廠,強迫在押者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生產各種軍需品。
這個監獄曾殺害過眾多的中國、朝鮮和日本的革命志士及無辜群眾,其中有朝鮮著名的民族英雄安重根。現已辟為"帝國主義侵華罪行展覽館"。
星海公園
在大連市區西南,面積15公頌
,是市內最大的海濱公園,由沿岸公園和海水浴場兩部分組成。海水浴場沙灘長800米,寬30米;海灘低緩,水深適度,滿潮時距岸6米內水深1米,落潮300米內水深1米,1000米處水深10米。星海公園被稱為大連市區最大的“消暑樂園”。
位於濱海路最東端,由陸地賓館建築群、海濱浴場、棒棰島三部分組成。其中陸地面積50公頃。棒棰島位於海濱浴場對面,離岸600米左右,面積0.3平方公里,島上主峰海拔53.1米。在小島沿岸海區有海蟹、海螺、海參等海珍品可以捕撈。棒棰島賓館東部的海水浴場,有長約500米的沙灘,白沙潔凈,海水碧清,浪波微緩,是大連最佳海水浴場之一。棒棰島賓館建築群由宮殿式、樓船式、花園洋房式等風格迥異的別墅群組成,散佈於山坡的花叢綠樹中。
虎灘樂園
位於大連市區東南部,由老虎灘公園、水下世界、鳥語林等幾部分景區組成。東部是著名的老虎灘公園,中部是新建的中心遊樂區。
園區內設海洋動物表演場、科幻宮、遊樂場、美食城以及小型水上遊艇等。這裡也是大連歷屆“虎灘山海燈會”的主體區域。西部有“水下世界”、群虎雕塑、鳥語林等。“水下世界”是一座設置於地下
,長90米,面積1300平方米的海洋生物展覽館。鳥語林在虎灘灣西南側山谷間,是中國北方最大的半自然狀態人工鳥籠,佔地1.8萬餘平方米,分為傘狀人工鳥籠和半封閉水禽園。“美人魚”表演、“孔雀東南飛”是虎灘樂園最受遊客歡迎的項目。
花叢綠樹中。
海王九島
位於莊河市南約30公里,由大小9個島嶼組成。這裡由海蝕地貌形成的島礁成片分佈,景色如畫.主要景點有團園島(又稱鳥島)、雙獅島、觀象島、井蛙島、海龜島等
,在大王家島上有燈塔、海防要塞大炮等到古跡。
大長山島
面積25.46平方公里
,東西長17.13公里,南北寬1.9公里,呈長方形,距陸地最近為7.2海╴。最高峰海拔123.4米。西岸多斷崖陡壁,東南岸多海灣,著名景觀有美人礁、駱駝礁、千古風帆石、長海第一門等。
自然博物館
原館始建於1910年
,新館位於星海公園西側的黑石礁海濱,陳列以自然與人為主題,以海洋生物為重點,展示生物物種和生態環境的多樣性,揭示自然界發生、發展及其演變的客觀規律,設有恐龍廳、海洋生物廳、軟骨魚展廳、硬骨魚展廳、小型海洋哺乳動物展廳和大型鯨魚展廳。
聖亞海洋世界
位於星海公園內,是全國唯一的通道式海洋生物水族館。內設珊瑚魚展廳、海底通道、艦船模型展、快餐廳、商場等。海底通道長118米,為亞洲之最。在拱形的海底通道中,可以觀賞到海洋中200多種1萬多尾魚類的生活狀態和奇異的海底世界。
中蘇友誼紀念館
位於大連市旅順口區列寧街旅順博物館前廣場中央這座白色石塔始建於1955年10月,次年10月竣工,是為紀念蘇聯紅軍與大連人民在戰爭建立的深厚友誼而修建的。
塔高22.2米,坐北朝南,由塔基、塔身、塔頂三部分組成。塔基分為上、下兩層,均以花崗岩砌成,每層塔基的四周都有石階,並繞以白色石雕欄柱,柱頭上雕刻著盛開的牡丹和展翅飛翔的鴿子
,象徵著友誼與和平。塔身由方形臺座和十二棱柱體組成。臺座的四面有浮雕,正面為北京天安門和莫斯科克╴姆林宮,其它三面分別為工農業生產場景和旅順口風光。
在臺座之上圍繞塔身有一組1. 2米高的群體雕像,生動地再現了歷史上中蘇兩國人民友好相處、共同前進的場面。塔的頂端在用雪花石雕刻的蓮花中鑲嵌著一枚“中蘇友誼徽”.該塔1961年3月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順博物館
位於大連市旅順口區的列寧街,原先是日本人侵略中國時的高級軍官俱樂部,而日本人在侵略中國的同時,從中國大陸各地,收刮了很多的歷史文物與古董,分批從旅順用船隻運回日本,因為戰爭失敗時,還有一部分的文物還來不及運回日本,也就收藏在目前的旅順博物館。
裡面陳列很多中國各朝代的文物,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從新疆大西北地區收集來的乾屍,有人問胃什麼日本人會對乾屍有興趣呢?其實根據當時日本政府文件記載,因為日本人一直是找不到自己的祖先是從那裡來的,被喻為是中國人的一支,所以他們就收集乾屍是為了運回日本本國,伺機把乾屍埋起來,等到若干年之後再以無意間的方式挖出來,就說是他們的祖先。
大連森林動物園
大連森林動物園位於風景秀麗的市區南端白雲風景區白雲雁水之內,園區中地面積7.2平方公里。這裡依山傍海,四面環山,環境優美,景色宜人。
園區內共分六大功能區,展出各種動物130種,1000多頭(只)。憨態可掬的黑猩猩,依自然營造的猴園,兀然挺立熊山,別具一格的亞洲象館,綜合自然保護區內的溫順可愛的大、小熊貓、松鼠猴、激情澎湃的火烈鳥,“全天侯”式的熱帶雨林館、科普館、兩棲館、海豹表演館……處處都聚集了自然的風情,處處都體驗著“動物是人類永遠的朋友”這一主題。
園內三座造型新穎的高橋分架南北,供遊客遊覽的環園觀覽車四通八達。現代化公園無障礙通道及嬰兒、殘疾人專用車,公用電話、餐飲、兒童娛樂等設施,為遊客提供了新的服務內容。
大連森林動物園在動物品種上主要突出“新”、“奇”、“特”,在動物種群上主要突出“少而精”、“大種群”,在喂養方式上以散養和園養為主,突出“全天侯”及人與動物交流,形成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有機結合。
森林動物園依山傍海,景色宜人,猶如鑲嵌在都市中的一顆綠色璀璨明珠。
交通:536路小型公共汽車 開放時間:5:00-22:00
佑順寺
佑順寺位於朝陽市老城區。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北京白馬寺喇嘛卓爾濟到遼西擇地建寺,經康熙皇帝批准,第二年破土動工,八年後竣工。寺院建成後,康熙皇帝賜名“佑順寺”,並賜檀香佛教像一尊。佑順寺早在清初就已屢受皇恩,據說乾隆皇帝在去盛京祭祖途中曾在此駐蹕,並為寺院題寫匾額“真如妙覺”。
佑順寺佔地一萬多平方米,原建築面積4100平方米,現存建築面積3800平方米,前後五進院落。其建築佈局為中軸線對稱式,主體建築從南向北依次為山門、天王殿、經閣、大雄寶殿、更衣殿、後殿,其它建築呈東西對稱,從南向北依次為東西環房、戲樓和關帝廟、鐘鼓二樓、東西配房、東西配殿、東西經堂。建築形式多樣,包括:硬山式、歇山式、廡廊式,建築結構嚴謹,裝飾典雅.大雄寶殿是寺內的主體建築
,建築面積600平方米,殿內天花藻井、梁枋鬥拱飾有彩繪,殿外朱╴上嵌有精美石雕,其四角檐下置角柱,柱基為臥獸石礎。正脊兩端裝有大型鴟吻,中間為一銅鑄寶葫蘆形小塔。其建築風格充分體現了清初的藝術特點。
寺院在鼎盛之時曾有喇嘛三百,經閣藏有珍貴經卷 400多部。每年的農曆六月十五是廟會日,屆時,香客商賈雲集,寺內外鼓樂震天。熱鬧的廟會要持續六日之久。今日的佑順寺早已不聞鐘磬之聲,這座古剎經過全面維修已被辟為朝陽市博物館,向遊人開放
,展出朝陽地區出土文物。
佑順寺1988年被列為遼寧省文物保護單位。
關帝廟
關帝廟坐落在朝陽市雙塔區營州路北側,佔地3700平方米。據《大清奉天府義州西邊外三座塔新建關帝廟碑記序》記載,此廟為清乾隆八年重建。走入儀門,迎面是一座10米高的四柱三門雕花牌樓。中間懸一塊金邊黑地橫匾,雕有“浩然正氣”四個金色大字。橫匾之上有一豎匾,上書“關帝廟”三個金字。
從牌樓往北,便是坐落在一條中軸線上的三進院落,第一進院落有山門三間。院內兩側有石獅一對。穿過山門,進入第二進院落,正面為擺放各種儀仗的執事殿,執事殿的兩側建有歇山式鐘鼓二樓,鐘樓懸嘉慶七年鑄造的千斤重銅鐘一口。由執事堂中間的通道進入第三進院落。正北面50厘米高的月臺上建有三座大殿。正中為關帝殿,兩側分別是藥王殿和財神殿。
關帝殿為硬山式卷棚建築,面闊三間,前有廊廈。廊廈外檐下正中有一黑地金字橫匾,上寫“萬世人極”,是清代嘉慶皇帝的御書。殿內正中塑有關羽坐像。兩側各有尊七尺高的站像,左為:關平、王甫;右為周倉、趙景。殿內╴壁上有反映關羽生平事跡的大型壁畫。月台下甬路正中的磚石臺座上擺放著一隻270厘米高,重達兩千多斤的銅鼎.在銅鼎的兩側各有一座200高的浮雕石墩,石墩上各坐有一尊100厘米高的豆綠色玻璃望吼,據說是嘉慶至道光年間特意從南方運來
,全國只有兩對,十分珍貴。關帝廟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古建築,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價值,1988年被列為遼寧省文物保護單位。
雲接寺塔
雲接寺塔坐落在朝陽市城東南15里的鳳凰山雲接寺內,因山上、山下均有寺塔,此塔又稱為中寺塔。
該塔為方形十三層密檐式實心磚塔,高37米。分為塔座、塔身、塔檐、塔頂四個部分。塔座為須彌式,四面各有一假門,兩側各雕有三個壺門,壺門內雕有佛和菩薩,兩側配有伎樂人,四角有力士。其上有仰覆蓮承托塔身。
塔身四角為圓形倚柱,塔身四面正中各雕一尊坐佛,端坐於蓮花寶座之上,坐佛兩側各有一尊脅侍,頭戴冠,身披絡,神態恭敬。脅侍兩側各有一座小靈塔,似是大塔的縮影。塔身上為十三塔檐,由下至上逐層收斂。每層塔檐之間均鑲嵌銅鏡,四角挂風鈴。塔頂仰蓮覆缽,串四顆寶珠為塔剎。雲接寺是古建築中的精品
,1963年9月被列為遼寧省文物保護單位。
朝陽雙塔
朝陽雙塔分別位於朝陽老城區雙塔街的南北兩端,相距300米.北塔是東北地區最古老的佛塔,從初建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了。東晉時期,朝陽是十六國當中的前燕、後燕、北燕三國的都城,名曰龍城。北魏滅掉北燕後,燕王馮弘的孫女入侍北魏皇宮,後被尊為皇后、皇太后。馮太后於孝文帝太和年間(477-490年)在龍城立了一座思燕佛圖(也就是佛塔)。
這座佛塔的舊址就在北塔.北塔下面8米多高的夯土臺基和東晉風格的龍鳳紋方形大礎石就是它的遺跡.隋代奉文帝之命營造的舍利塔也在北塔,馮太后的思燕佛圖和隋代重修的塔均為木塔。到了唐朝初年,又在木塔的基礎上建起一座磚塔,經過後世的幾次整修,形成了具有獨特風格的北塔。唐代的北塔
是十三層密檐空心磚塔,塔體呈正方形,造型與西安小雁塔相似。塔身有券門,可以進入塔內。各層密檐
的束腰白灰壁上,繪有色彩鮮傃的花紋,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遼代對此塔進行維修時,在基座和塔身外
面又包了一層外殼,並重修了兩層塔檐和塔剎。
塔身四面各雕有一尊坐佛,端坐於蓮花座之上,蓮花座下雕有五象、二馬、五孔雀、五金翅鳥,生靈座,旁邊有二菩薩和磚雕小塔。佛、菩薩的上方有寶蓋和飛天。密宗五方如來、八大菩薩、八大靈塔是遼塔密宗佛塔常用的裝飾題材.本世紀八十年代在對該塔進行維修加固的過程中,發現了地宮和天宮,出土了用金、銀、瑪瑙、珊瑚、珍珠、琥珀、琉璃“七寶物”製成的珍貴佛教文物數百件。其中盛舍利子的金塔和六角形鎏金銀塔堪稱稀世珍品。以北塔為主體建築的寺院,隋代稱為寶安寺,唐代叫開元寺,遼代改名為延昌寺,在遼末金初毀於戰火。
北塔1988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南塔,高約40米,是一座方形空心十三層密檐式磚塔,建在一個寬大的方形磚座之上。塔身的南面辟有一券門,可直通塔心,其它三面設假門,門楣飾有卷雲紋,門兩側上部各鑲有一塊石碑,刻有八大靈塔的名稱。八大靈塔的內容反映的是佛祖釋迦牟尼從出生到圓寂一生之中的重大活動。在第一層塔檐的拱眼壁上原供有一尊禪定初祖菩提達摩的石坐像,坐像的造型為普通僧人形象,身披袈裟,手捧經卷,盤膝打坐。這尊精美石像,現珍藏於朝陽市博物館。
以下資料為了方便你資料的查詢,我們做了一些調整,例如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絕對是屬於在西北地區的,但我們把它歸類在自治區內,希望還適合你的查詢方式。
|